Page 77 - 唯識藏_10
P. 77

後位變壞可得故,生已,不待緣,自然滅壞故,當觀色等亦念念滅。  執受故,等心安危故,隨心轉變故,是心所依故,心增上生故,心自在轉故,又於最  ,是故但遣我所;於內事通計我、我所相,是故雙遣我、我所。  此一切非我所,於內事密意說此非我處,此非我我。所以者何?以於外事唯計我所相  此非我處,此非我我。於如是義,應以正慧如實觀察。」此言何義?謂於外事密意說  ,名無我相。故薄伽梵密意說言:「一切法皆無我。」如世尊說:「此一切非我所,  依依他起自性觀,第三依圓成實自性觀。  無,如實知無。」  處無我性。此我無性,無我有性,是謂空性。故薄伽梵密意說言:「有,如實知有;

                                    前說無常皆剎那相,此云何知?如心、心所是剎那相,當知色等亦剎那相,由心  何等無我相?謂如我論者所立我相,薀、界、處非此相;由薀、界、處我相無故  復有三種空性,謂自性空性、如性空性、真性空性。初依遍計所執自性觀,第二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三
                   ① 「三」,底本作「二」,今依據麗本《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六改作「三」。







































              6
              5
              5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