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知極細難見之事。 見可得,淨不淨業決定引果并不失壞,因此了知受樂受苦之實我完全非有。 見可得,故能比知未來亦決定有苦果。
此即第三、結尾,應當了知。 如是等類,是名依止現見所得相。 此即第三、示由正理門,比知極細。謂由如上所說三種因緣,即從粗無常等義, 由此因緣,於不現見可為比度。 此即第三、依粗無我,示細無我。謂諸有情現在所受若樂若苦,皆依善不善業現 由諸有情若樂若苦,淨不淨業以為依止,現可得故; 此即第二、依粗苦,示現可得相。謂現在時所有各種苦逼,皆依過去所作諸業現 由諸有情種種差別,依種種業,現可得故;
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七
1
0
0
9
9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