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3 - 唯識藏_18
P. 613
;二、行義;三、果義。二空所顯三無性真如,名性;由此性,修十度十地,名行; 正乘法。轉方便乘,修治正乘,故名救濟乘。《摩訶般若經》說乘有三義:一、性義 乘故。 界,此未是真實聖道,但是聖道方便,先顯導令修此方便聖道,為得真實聖道緣由。 ,乃至世第一法,為聖道方便。顯道令修方便,得聖道。又如來令眾生離身見,出三 得過三界集,度三界苦。 一,於無常執常,謂是一是常為我,為破此見亦非一非常,故名身見。若離身見,則 ,故名身。為五陰等和合所成,故名多物。未有有,已有滅,故名無常。外道於多計
釋曰:此明真實教力。乘有人、法:人有大乘人,有小乘人;法有方便乘法,有 論曰:五、救濟乘為業,諸菩薩欲偏行別乘及未定根性聲聞,能安立彼為修行大 說正教名顯,生彼三慧為導。苦法忍已去,乃至阿羅漢果,名聖道。從出家受戒 釋曰:此明方便力。一切三界眾生無離身見。身見者,若為多物所成,體是無常 論曰:四、救濟行身見為業,為過度三界,能顯導聖道方便故;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五
6
0
0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