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0 - 唯識藏_34
P. 360

向。言斯陀含向者,總六無間道、五解脫道、六加行道而為體性。言那含向者,總用  有二:一者、向;二者、果。言向者,初預流向,即取四善根及見道十五心已來總是  是利根,自能依教,而生於解,名為隨法行。  故名堪達。不動,性是利根,不進不退,名為不動。上來即是大乘釋訖。  等位,亦不練根,亦不退,住平等位,故名為住。言堪達者,即是練根,堪能進達,  ,便不退失,名之為思。言護者,若作意防護,故不退失,故名為護。言住者,在平  不遊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退失,故名為退。言思者,若不思惟即便退,若思惟已  之中,退失於果,名之為退;大乘之中,退失禪定現法樂住,名之為退。若遊散,若  名慧解脫。言俱解脫者,定慧二障,全俱能盡,名俱解脫。言退者,退有二義:小乘

                     二、總別出體。言總者,若有學、無學,總用有為、無為為自性。言別相,於中  就小乘中,隨信行、隨法行:隨他言音,而生信解,名為隨信行;言隨法行者,  言羅漢者,即是應義,有其三種,如論廣釋。言慧解脫,能斷慧障,未斷定障,  上來有學訖。  答:言般涅槃者,謂得果義,謂活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五




















                                                                ① 命而得羅漢故,名般涅槃。

















                                                                      3
                                                                      5
                                                                      5
                                                                      0
                                                                      0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