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1 - 唯識藏_附錄
P. 421

及《述記》釋文,後方扼要闡釋艱澀名相,適合初入門者閱讀。  序分科,分別為宗前敬敘分、依教廣成分、釋結施願分。先舉頌文,次引《成唯識》  一切要義。注疏方式係依《三十頌》次第,由唯識相入唯識性,最後起修唯識行,依  及其相應之心所;三、境行果唯識,即修道五位。依此「三種三」,攝盡《三十頌》  識三種三」:一、相性位唯識,即三性、三無性;二、初中後唯識,即有漏八識轉變  十月二十七日。為世親造、玄奘譯《唯識三十論頌》之注釋書。卷首開宗明義立「唯  、《演祕》、《了義燈》等,加以解說而成。  及《述記》、《法苑義林章》、《掌中樞要》、《唯識料簡》、《別抄》、《義演》  《佛地經論》、《瑜伽》、《成唯識》、《攝大乘》、《慧日論》、《廣百

                     本疏今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六十八冊、《大日本佛教全書》第七十八冊。  《注三十頌》  本疏今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六十五冊。  文中廣引《法華》、《勝鬘》、《華嚴》、《楞伽》、《解深密》、《涅槃》及
                論疏部提要






                                                 日本貞慶撰。一卷。成書於日本天文十七年(西元一五四八年)































               4
               0
               0
               5
               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