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2 - 唯識藏_附錄
P. 422
經補編》第九冊。 譯文。譯文中,初明造論緣起,為斷二障,去二執,得二智,次為本頌及釋頌之文。 抄」。前置〈引言〉,敘述《三十頌》及安慧釋論之梵、藏、漢傳譯源流,後方進入 漢文而成。然為使譯意明暢,遂以本頌為主,釋文則達意而止,餘皆從略,故稱「略 經》第一四三冊。 方別別流通。 唯識相、性、行順序,釋頌旨趣。成書之際收於《相宗八要直解》之八部典籍中,後 內容初敘緣起,明《三十頌》所由;次有十大論師相繼造釋,以尊者護法為宗;後依 。文中先逐字解義,後以淺顯文字直說經義,闡明論旨,令其易曉,故名「直解」。
本疏原載於《內學》第三輯,後收入《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二十九冊、《大藏 《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 本疏今收錄於《嘉興大藏經》第十九冊、《卍續藏經》第八十三冊、《佛教大藏 《唯識三十論直解》
唯識藏附錄
明智旭解。一卷。為世親造、玄奘譯《三十頌》之注釋書
民國呂澂輯。係將《安慧三十唯識釋》之藏文本譯成
4
0
0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