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7 - 本緣藏_06
P. 407
思惟彼解脫善,於己境界威儀悉善。為人演說亂想穢病及餘種三昧諸功德,具足三昧 不忘失,思惟增益,增益善。若心放逸,復思惟善法。若心懷愁憂,緣縛所繫,即能 以有此行,善法具足,起諸善行,諸所求皆悉現在前。設心有愁憂,漸降伏其意,使 勇猛所獲,皆依猗智,漸漸得歡樂處。 成其所行,得三昧歡喜根,精進不移,念不錯亂,一劫所修,覺知道品,念猗歡喜, 中清淨無瑕穢,伏外敵,無怯弱,一心解其氣味,心無所著,降伏志性,未曾懈倦, 復不慇懃求方便,亦不受諸行,解諸法味,不著於法,於彼地中亦無結使,彼三昧之
然菩薩行於彼三昧行時,起三昧善行,已辦三昧善行,若行若住,未曾失之。彼 若菩薩修行三昧時,設入彼三昧,有所緣心未曾忘失,亦不放逸,專其一心,若 是時,仙人答曰: 是時,護世天王復作是問:「云何?仙人欲求何等道?」
僧伽羅剎所集佛行經卷第一 彼王雖兇暴,憂彼不自憂。 欲使彼王身,無有惡行報。 所有盡施彼,況當於世間。
3
9
9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