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3 - 本緣藏_06
P. 423
色和悅。若復於愛敬之中意無染著,如大須達施那王遊化世俗,瞿頻陀王愛樂於法, 倦,如摩訶提被王,忍力具足,如忍神仙,戒不缺漏,如布賴多學士,常樂出家,顏 不可沮壞,得彼氣味,不失其志,有力堪任,分別諸法亦不毀漏。 所罣礙,有勇猛意,修一切智,無懈倦之心,教化無有狐疑,常懷等見,志性牢固, 不善,有如是之變。彼猶如火焚燒山澤,此瞋恚火亦復如是。以是故,瞋恚為苦。」 毒,身體肌皮純有瞋恚之火,一切世人皆不喜見;常伏穴處,飢亦瞋,飽亦瞋,眼視 ,身體顏色常變易,動有殺意,頻蹙眼赤,牙齒長利,人所惡見;搖頭動身,長息吐 盡其形,增益諸縛,無數劫為欲所惑,合會熾然,燒人形體。以是之故,欲最為苦。」
彼成大智慧,施意解脫,無變悔心,一切惠施,如濕鞞國王,常修淨行,未曾懈 若有必成菩薩道者流轉生死,以慈、悲、喜、護,愍一切眾生,以捷疾之智,無 爾時,菩薩甚深之智思惟此已,便說此偈: 時蛇便作是語:「瞋恚最為苦。所謂瞋恚者,便傷害人命,無有尊卑,增諸罪根
僧伽羅剎所集佛行經卷第一 猶如此大患,苦惱無有限,一切是生根,是故生非真。 一切皆悉苦,親近其顏色,生者必有苦,聽我今所說。
4
0
0
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