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5 - 本緣藏_07
P. 505

悉不能了知,唐捐其功,無所利益,是故我應默然而住。』  無所罣礙,離諸攀緣,至究竟處,空無所得,寂靜涅槃。若以此法為人演說,彼等皆  知,非所顯示,無為無作,遠離六境,非心所計,非言能說,不可聽聞,非可觀見,  諸佛乃能知之,所謂超過五薀,入第一義,無處無行,體性清淨,不取不捨,不可了

                    佛告諸比丘:「如來說是偈已,眉間白毫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爾時,  『我得甘露無為法,甚深寂靜離塵垢,一切眾生無能了,是故靜處默然住。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十  梵王若來勸請我,或當為轉微妙法。』」  見諸眾生處生死,不知是法及非法,世間眾生有可度,故起大悲而度之。  汝於來世成正覺,作佛名號釋迦文。雖於彼時已證法,今我所得方究竟。  我於今者得究竟,常觀諸法無生滅。一切諸法本性空,然燈如來授我記:  不可說有說非有,非有非無亦復然。我昔無量劫修行,未得究竟無生忍,  此法性離於文字,孰能悟入其義理?於多劫中供養佛,方能得聞生信解。  此法遠離於言說,猶如虛空無所染,思惟心意皆不行,若人能知甚希有。






































              4
              9
              9
              1
              1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