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6 - 本緣藏_09
P. 436
而有偈說: 作如是說。 不見生之處所。」 切處不覺不知,已生非想非非想故,而還來入於生死者,無有是處。不取後生,亦復 既生非想非非想處,報盡還迴入於煩惱。」 寂定一心盡諸結漏及諸神通,成沙門行,到大涅槃。此法還迴入於生死。所以者何? 生歡喜,不能自勝。 修行,梵行不闕,但取菩薩同行建立。菩薩若同,法智增上,供養最勝,供養菩薩心 今若知此等諸法已奉行者,可如我父羅摩仙人領此大眾,教示宣通。」時優陀羅既自
菩薩如是思惟:「此法非是究竟,我今不應專著此法。」捨優陀羅,即便背行。 其優陀羅雖得如是寂靜之法,奢摩他行,而不辦求最上勝法,唯口稱言我父羅摩 作是語已,其優陀羅白菩薩言:「大德瞿曇!可不聞知我父羅摩雖證此法,而一 爾時,菩薩語優陀羅,作如是言:「仁者!此法不能究竟解脫諸欲,滅於煩惱, 其優陀羅白菩薩言:「大德瞿曇!若其然者,仁與我父羅摩無異。大德瞿曇!仁
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二
4
2
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