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4 - 本緣藏_09
P. 434
癡大闇,若細思惟,即得受彼微妙有體,能作如是次第解者,此名寂定,微妙最勝, :「仁者!未審仁者所行之法至何境界?為我解說。」 梵行。若欲受法行梵行時,須順我法,清淨業果,而得行報。」 之言:「仁者優陀!我於仁邊欲受教誨,行於梵行。」 應當至優陀羅羅摩子邊行於梵行。」 舍城一阿蘭若林中而住。是時,菩薩遙聞其名勝前羅邏所說之法,聞已思惟:「我今 摩長子,名曰優陀羅羅摩子,主領彼眾。其優陀羅常為彼眾說生非想非非想法,近王
其優陀羅告菩薩言:「大德瞿曇!凡取於相及非相者,此是大患、大癰大瘡、大 爾時,菩薩於優陀羅羅摩子邊受法行行,求沙門法、沙門事故,恭敬合掌,白言 時優陀羅告菩薩言:「大德瞿曇!如我所觀,見於瞿曇既是智人,堪受我法而行 爾時,菩薩從阿羅邏居處而出,安庠而行,渡於恒河,借問既知,即到其所而白 爾時,於此閻浮提地復更別有一大導師,名曰羅摩,其命已終,彼徒眾主即羅
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二
答羅摩子品第二十七
4
1
1
8
8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