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4 - 本緣藏_11
P. 264
不犯外色,雖有宮女,其年並宿。如臣計者,撿括國中,不問豪賤,選擇名女,足一 :當作何方,令得彼國? 年,各不相得。其一國者名安陀羅,一國名曰摩羅婆耶。安陀羅王召諸群臣集共議言 供養師。阿逸多王與國臣民、夫人、采女日日從師受十善法,經一百年。 ,彫文刻鏤,眾綵雜飾,床臥被蓐、飲食醫藥、花果園林、流泉浴池,莊校嚴好,以 駕寶車,幢幡曲蓋、香花伎樂、百種飲食,就山迎師還國供養。別立宮舍,七寶廁填 反覆,聽當受之,為報師恩并養父母。思惟是已,寧受王位。受正位已,即遣忠臣嚴 ,為民致患,死入地獄,受苦因緣;若不為者,家貧無祿,無以供養報師重恩。思計 門,拜阿逸多,紹為國王。 多應召來集,與諸學士五百餘人,七日之中
「『諸臣答言:阿逸多王出生寒賤,雖居王位,寒意猶存,從昔已來奉持十善, 「『爾時,邊境有二小國,其二小國王共相怨疾,私立兵馬,共相誅罰,經於多 「『時阿逸多見是事已,憂喜交集,而作是念:若作王者,恐有憍溢,貪求快意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上
2
4
4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