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本緣藏_14
P. 79
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度:「生死如是,誰肯樂者?」心已厭患,不染四流,願於泥洹速取滅度,或於中間 人觀察前行,積時累日乃得消滅,復憶佛語,如來亦說無常者苦也。時修行人內自忖 亦無跡。 ,計出入息至盡無餘,以至於盡,方知盡空,萬物無有,已知無有,則知何起,本滅 至半月,計半月至日數,計日數至時,計時至晝夜,計晝夜至動轉,計動轉至出入息 皆無常,便興 ,內自校計,結加趺坐,或坐繩床,或坐樹下,專心定意,不興亂想,觀內外性,實 止,時修行人問彼人曰:「此是何人,哀號啼哭乃至於斯?」
或時行人行起有蹤,滅無有跡,方自覺悟,憶如來一切無常,亦無窠窟。有時行 行人聞已,而自思惟:「今此內物,已復凋落。」已知內外衰耗法至,即還深山 「某村某家兒亡女死,或父母終,是故村落號悲如是。」
出曜經卷第二
① 「興」,底本作「與」,今依據麗本改作「興」。
① 日轉不停住想。云何為日轉?計春至秋,計秋至歲,計歲至月,計月
6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