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9 - 唯識藏_01
P. 449
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真願。 薩一念之願,能得無量無邊福德。如是願者,無動無盡,不退不轉,增長熾盛,畢竟 堅固,是名淨願。離於世法,得出世果,破眾生苦,勝於聲聞、緣覺發願。菩薩摩訶 清淨故。住喜行時,悉斷諸惡,是故清淨。 是名淨心。解行菩薩雖有如是三忍,心不清淨。何以故?行三忍時,有下、中、上不 相中;得上忍時,如是等相下。得喜行時,斷如是相,一向是善,具足如是善法故, 是等相,名性行菩薩。 薩相,無菩薩莊嚴,自見其身去無上道遠不能至,心念大涅槃,不識助菩提法名。如 喜,或時深信,或時生疑,不能修集慈悲之心,少施他樂,生大歡喜知足之心。無菩 ,或欲自樂,不為眾生,或觀菩薩所有果報及福德果。聞深法時,或時驚怖
真願菩薩有四事:一者、誰發道心?二者、因何發心?三者、發心是何等性?四 又住喜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隨順他語,又自思惟,以是二緣,其心 解行菩薩有三種忍,謂下、中、上。得下忍時,如是等相上;得中忍時,如是等
菩薩善戒經卷第八
4
3
3
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