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唯識藏_01
P. 68
驅出。呵責、折伏,為安樂彼及餘眾生。若驅出者,還聽懺悔,既安樂彼,兼利餘人 ,若有憂悔及餘煩惱,能為開解。修如是等如法供養。 諸法,開解通達決定法相。修者,謂止、舉、捨,止觀前行,修習深樂止、觀、捨心。 不能具足。上方便者,具二方便。 法,為說甚深微妙之處。 覆說法者,於少智眾生覆藏深義,為說麤現易行之法。顯現說法者,智慧眾生深入佛 若聞大神變已,於正法中得清淨心,修善方便。 樂受義者,為說正義。
伏取者,心正思惟,自護煩惱,見餘眾生若有毀失,下犯呵責,中犯折伏,上犯 攝取者,依止無貪心,修行布施,瞻視和上諸師疾病,供施衣、食、湯藥、眾具 聞者,解佛所說修多羅等種種經法,受持誦習,精勤方便。思者,於寂靜處思惟 下方便者,不常方便、不頓方便。中方便者,或常方便,或頓方便,行一捨一, 說法者,自善解義,能為人說,己及眾生,與正道俱,疾成大智,隨順說法。隱 神足者,神力示現,哀愍眾生,令得信樂;信增上已,修方便淨;彼諸眾生若見
菩薩地持經卷第三
5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