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唯識藏_03
P. 224
,明如來常住,是修念佛觀行者之境,猶如虛空,不可壞滅。 之理,廣說密嚴淨土之相與入住之法。內容共計八品,概述如下: 年(六七六|六八五年)譯出。旨在闡釋阿賴耶與如來藏之不一不異,並藉萬法唯識 )親謁尊者於太原寺,請教西域諸師之判教異同,影響其後所立教相判釋甚鉅。 十《華嚴》闕文之憾。又據《華嚴經探玄記》載,法藏大師曾於文明元年(六八四年 永隆元年(六八 、《大方廣師子吼經》、《大乘密嚴經》、《大乘廣五蘊論》等。其《入法界品》係 顯識經》、《方廣大莊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佛說造塔功德經》 永隆元年至垂拱元年(六八
密嚴會品:相當於一經之序品,敘述世尊於超三界之密嚴國中,演說第一義法性 《大乘密嚴經》,凡三卷。中印度三藏地婆訶羅於唐高宗儀鳳元年至天后垂拱元
大乘密嚴經題解
三、內容 ○ 年)三月,華嚴三祖法藏大師聞尊者有其梵本,請其譯出,以補六 ○ |六八五年),於東西太原寺及西京弘福寺譯出《大乘
2
1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