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0 - 唯識藏_03
P. 290
如德依瓶處,瓶依名亦然,捨名而取瓶,瓶終不可得。 諸大和合中,分別以為色,若離於諸大,色性即無有。 如見杌為人,見人以為杌,人杌二分別,但有於名字。 名如所擔物,分別名擔者,以名種種故,分別各不同。 譬如人負擔,是人名擔者,隨其擔有殊,擔者相差別。 若得無分別,身心恒寂靜,如木火燒已,畢竟不復生。 以法唯名故,想即無有體,想無名亦無,何處有分別? 以名分別法,法不稱於名,諸法性如是,不住於分別。 能知諸識起,無有所知法,所知唯是名,世法悉如是。 若捨離名字,而求於物體,過去及未來,此皆無所得。 想名及分別,體性本無異,隨於世俗義,建立而不同。 形相體增長,散壞質與身,如是等眾名,皆唯色之想。 是故大王等,常應觀想事,但是分別心
2
7
7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