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唯識藏_04
P. 129
;是隨順捨處,無簡擇捨之所隨故。聖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又諸有欲者受用欲 用正法者有真實樂故,摧伏魔怨故。 者極畢竟故;三、受用正法者一向定故;四、受用正法者與餘慧命者不共故;五、受 聖慧命者以無上慧命清淨自活。何等為五?一、受用正法者不染汙故;二、受用正法 無怖畏,無怨對,無災橫,無燒惱,能斷後世大苦。隨其所應,與上相違,廣說應知。 種熱惱所依處故。不能斷後世大苦者,謂貪瞋等本、隨二惑所依處故。聖財所生樂, 依處故。有燒惱者,謂由此樂性不真實,如疥癩病,虛妄顛倒所依處故,愁歎憂苦種 者,謂懼當生苦所依處故。有怨對者,謂鬥訟違諍所依處故。有災橫者,謂老病死所 樂,受用之時,不可充足;聖財所生樂,受用之時,究竟充滿。 聖
此中,諸受欲者所有欲樂,是隨順喜處,貪愛所隨故;是隨順憂處,瞋恚所隨故 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塵,聖慧命者受用正法,由五種相,故有差別。由此因緣,說 又非聖財所生樂,有怖畏,有怨對,有災橫,有燒惱,不能斷後世大苦。有怖畏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
1
0
0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