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唯識藏_06
P. 122

或有五種所調伏界:一、貪行;二、瞋行;三、癡行;四、慢行;五、尋思行。或有  三、利根。或有四種所調伏界:一、剎帝利;二、婆羅門;三、吠舍;四、戍達羅。  二種所調伏界:一、具縛;二、不具縛。或有三種所調伏界:一、鈍根;二、中根;  梵王名索訶主,如是一切皆當了知。  相續,差別無邊。  量;三、法界無量;四、所調伏界無量;五、調伏方便界無量。  是四種若廣分別,應知如前〈真實義品〉。  引如實遍知;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四、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如

                           云何所調伏界無量?謂或有一種所調伏界,一切有情可調伏者,同一類故。或有  云何法界無量?謂善、不善、無記諸法,如是等類差別道理,應知無量。  云何世界無量?謂於十方無量世界無量名號各各差別,如此世界名曰索訶,此界  云何有情界無量?謂六十四諸有情眾,名有情界,如前〈意地〉已具條列。若依  又諸菩薩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何等為五?一、有情界無量;二、世界無  又諸菩薩略有四種於一切法如實遍知:一、名尋思所引如實遍知;二、事尋思所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六





































                                                                       1
                                                                       0
                                                                       0
                                                                       5
                                                                       5
                                                                       4
                                                                       4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