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唯識藏_06
P. 125
趣入;即已趣入,乃至未入淨意樂地,名未淨意樂;若已得入,名已淨意樂;即淨意 八、已墮決定;九、一生所繫;十、住最後有。此中,即住種性菩薩發心修學,名已 已趣入;三、未淨意樂;四、已淨意樂;五、未成熟;六、已成熟;七、未墮決定; 。如是菩薩勤修學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入修行相;七者、入修行相為先,修果成滿;八者、即由如是修果成滿,究竟出離 ;四者、於上所說,如理聽聞;五者、如理思為先,趣勝意樂;六者、趣勝意樂為先 法真實義教;三者、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一切諸佛菩薩不可思議最勝廣大威力之教 之果。 性,若資糧大性,若時大性,如是六種皆是圓證大性之因;圓證大性,是前六種大性 何況得有若過若增。當知此中,若法大性,若發心大性
何等菩薩勤修學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菩薩略有十種:一、住種性;二、 有八種法能具足攝一切大乘:一者、菩薩藏教;二者、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諸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六
1
0
0
5
5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