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唯識藏_06
P. 118
應遍知有失無失;五者、一切所作,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大菩提心恒為導首。如是五 無怙、有苦有貧諸有情所,常應為作依怙等事;三者、於諸如來常應供養;四者、常 便修習;五者、無有厭倦。 ?一者、發菩提心;二者、於諸有情深生哀愍;三者、熾然精進;四者、於諸明處方 授諸菩薩墮決定記。 如其所欲,隨所造修,終無空過。於此三種墮決定中,依於最後墮決定位,諸佛如來 正等菩提,無復退轉。不虛修行墮決定者,謂諸菩薩已得自在,普於一切利有情行, 提心墮決定者,謂有一類諸菩薩眾,已於無上正等菩提起決定心,此後乃至證於無上 便名為墮決定菩薩。何以故?由此菩薩若遇勝緣,必定堪任證於無上正等覺故。發菩 提心墮於決定;三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安住種性墮決定者,謂諸菩
又諸菩薩於其五處常所應作。何等為五?一者、於不放逸常所應作;二者、無依 又諸菩薩略有五處定所應作,若不作已,終不堪任證於無上正等菩提。何等為五 又諸菩薩略有三種墮於決定。何等為三?一者、安住種性墮於決定;二者、發菩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六
1
0
0
5
5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