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唯識藏_06
P. 141
先已發趣,當知於今頓得頓淨。是如來住於菩薩住,當知此中如是差別。 說,展轉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即此最上成滿菩薩住既清淨已,從此無間,其如來住 。極歡喜住既清淨已,增上戒住先已發趣,今復名得,為令清淨,而修正行。如是廣 而修正行。勝解行住既清淨已,極歡喜住先已發趣,今復名得,為令清淨,而修正行 如來住皆名發趣,未得未淨。即於如是勝解行住,亦名發趣,亦名為得,為令清淨, 諸菩薩住尚未發趣,未得未淨,況如來住。若諸菩薩勝解行住,普於一切餘菩薩住及 知皆名勝解行住。 薩種性住中亦應廣說,應如實知。是名菩薩種性住。
云何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謂諸菩薩以世間淨智所依等持為所依止,為覺諸諦 云何菩薩增上心住?謂諸菩薩增上戒住清淨為緣,所得世間靜慮、等持、等至住。 云何菩薩增上戒住?謂諸菩薩淨勝意樂為緣,所得性戒相應住。 云何菩薩極歡喜住?謂諸菩薩淨勝意樂住。 又諸菩薩種性住中,於餘十一諸菩薩住及如來住唯有因轉,攝受彼因,於餘所有 云何菩薩勝解行住?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諸菩薩行當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七
1
0
0
7
7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