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唯識藏_06
P. 50
如前〈力種性品〉,應知其相;及於三聚中決定善巧,謂於能引義利法聚,能引非義 ,順入中道,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若諸菩薩於五明處決定善巧,廣說 離諸戲論,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摠相,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 ,或於真諦正覺寤時,或於真諦覺寤已後所有妙慧,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 善巧慧;三、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若諸菩薩於離言說法無我性,或於真諦將欲覺悟 說,復有三種: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二、能於如所說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 知即是菩薩一切慧之自性。 明處轉: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醫方明處;四、聲明處;五、工業明處。當 他世樂慧;九者、清淨慧。 慧;四者、一切門慧;五者、善士慧;六者、一切種慧;七者、
云何菩薩一切慧?當知此慧略有二種:一者、世間慧;二者、出世間慧。此二略 云何菩薩自性慧?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簡擇諸法,普緣一切五 謂九種相慧,名為菩薩慧波羅蜜多。一者、自性慧;二者、一切慧;三者、難行
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慧。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三
9
8
8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