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唯識藏_10
P. 82
諍、熾然、稠林、拘礙等。 纏、暴流、軛、取、繫、蓋、株杌、垢、燒害、箭、所有、惡行、漏、匱、熱、惱、 信、懈怠、放逸於一切染汙品中恒共相應。 應。忿等隨煩惱更互不相應。無慚、無愧於一切不善品中恒共相應。惛沉、掉舉、不 二、不共無明。不共無明者,謂於諦無智。見不與瞋、疑相應,疑不與貪、慢、見相 瞋不與貪、慢、見相應,慢不與瞋、疑相應。無明有二種:一、一切煩惱相應無明; 二種,謂緣無事及緣有事。緣無事者,謂見及見相應法。所餘煩惱,名緣有事。 緣滅、道諦諸煩惱,不能親緣滅、道為境,唯由依彼妄起分別,說為所緣。又煩惱有 無明、見、疑,餘不能緣上地為境;上地諸煩惱不能緣下地為境,已離彼地欲故。又 是煩惱方乃得生,是名緣起。
何等差別故?謂諸煩惱依種種義,立種種門差別,所謂結、縛、隨眠、隨煩惱、 何等相應故?謂貪不與瞋相應。如瞋,疑亦爾。餘皆得相應,如貪,瞋亦爾,謂 何等境界故?謂一切煩惱還用一切煩惱為所緣境,及緣諸煩惱事。又欲界煩惱除 何等緣起故?謂煩惱隨眠未永斷故,順煩惱法現在前故,不正思惟現前起故,如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四
7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