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唯識藏_12
P. 20
相應心;二者、不相應心。相應心者,謂無常妄識虛妄分別,與煩惱結使相應,名相 諸境界,故言唯識。若爾,但應言破色,不應言破心。此亦有義,心有二種:一者、 翳,妄見毛輪、揵闥婆城等種種諸色,實無前境界,但虛妄見有。如是諸眾生等,外 法空也。若如是觀,是名解真如法空。 是同於無性法,以其真如法體。是故經云:「去八解脫者,名不空空。」是故不同無 。」所言空者,體無萬相故。言其空無萬相者,無有世間色等有為法,故無萬相,非 體空。 離能成因而有所成,不離所成因而有能成。如彼薪火能成,所成亦實無。是名因緣法 實薪能作火因。而見火說假名薪,見薪說假名火,以相待成故,如是能成所成。而不 無實薪。於薪更無實火,以離於火更無實薪。於薪更無實火能作薪因,以離
《唯識論》言唯識者,明但有內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何以得知?如人目有膚 真如法空者,所謂佛性清淨之體,古今一定,故經云:「佛性者,名為第一義空
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