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唯識藏_12
P. 24

答曰:凡作論者,皆有三義。何等為三?一者、立義;二者、引證;三者、譬喻  問曰:此初偈者,明何等義?
                     作此唯識論,非我思量義,諸佛妙境界,福德施群生。  他心知於境,不如實覺知,以非離識境,唯佛如實知。  諸法心為本,諸法心為勝,離心無諸法,唯心身口名。  經說檀拏迦,迦陵摩燈國,仙人瞋故空,是故心業重。  死依於他心,亦有依自心,及種種因緣,破失自心識。  迭共增上因,彼此心緣合,無明覆於心,故夢寤果別。  先說虛妄見,則依彼虛憶,見虛妄夢者,未寤則不知。  現見如夢中,見所見不俱,見時不分別,云何言現見?  若一行不次,取捨亦不同,差別無量處,微細亦應見。  有法方所別,彼不得言一,影障若非大,則彼二非彼。  若微塵不合,彼合何所成?言微塵無廂,能成則有廂。  六塵同時合,塵則有六廂,若六唯一處,諸大是一塵。  唯識論








































                                                                      1
                                                                      0
                                                                      0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