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5 - 唯識藏_12
P. 385

乾隆大藏經》第八十四冊、日版《卍正藏經》第四十冊、《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二十  合,廣為後代釋經者所沿用。  精彩。又論中將《佛地經》科為三分之作法,與東晉道安大師「三分科經說」不謀而  佛智,以雜林及大海為喻,譬說其和合一味、自他平等之特質,使令淺顯易懂,尤為  位四智相應心品、五性各別、十虛空喻解釋清淨法界、如來三身差別等。又將甚深之  分」,並有流通偈二頌,迴向眾生速證佛果,及勸勉書寫流通,必獲福無量。  五法即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卷七末為「依教奉行  德圓滿及眷屬圓滿;卷三至卷七屬「聖教所說分」,即以五種法,攝一切佛地功德,

                        本論今收錄於《高麗大藏經》第十五冊、宋版《磧砂大藏經》第十五冊、清版《  此外,本論諸多主張,於唯識學派中頗為舉足輕重,如佛淨土十八種圓滿、佛果  又七卷內容,科以三分:卷一、卷二為「教起因緣分」,敘述世尊佛土圓滿、功
              佛地經論題解
                                五、現存






































              3
              7
              7
              1
              1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