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唯識藏_12
P. 52

《決定藏論》、《三無性論》、《律二十二明了論》、《阿毗達磨俱舍釋論》、《攝  、《轉識論》、《大乘唯識論》、《攝大乘論》、《中邊分別論》、《十八空論》、  、義淨大師同稱四大翻譯家。  傳六十四部二七八卷,今僅存三十部,多為佛教研究之重要典籍。與鳩摩羅什、玄奘  陳太建元年(五六九年)示寂,世壽七十一。自梁武帝末至陳太建元年,共譯經論紀  ,輾轉遊歷蘇、浙、贛、閩、廣州等地。所至,譯經不輟,每亦撰疏闡釋經論理趣。  典抵達中國南海。太清二年(五四八年)入建業謁武帝,時值侯景之亂,遂潛行南歸  韋六論,貫練三藏五部,究明大乘之妙理。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五四六年)攜帶經  禪尼人,婆羅門種,姓頗羅墮。聰敏強記,辯才不竭。少遊諸國,歷事諸師,精研四

                     師之主要譯作包括《無上依經》、《解節經》、《部執異論》、《大乘起信論》  真諦大師(西元四九九|五六九年),五、六世紀間之著名譯經僧。西北印度優
                                                                      大乘唯識論題解
                                                             三、譯




                                                             者
































                                                                      3
                                                                      8
                                                                      8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