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唯識藏_18
P. 21
俯接,忘己屈應,為阿僧伽法師廣釋大乘中義。阿僧伽者,此言無著。法師得一會道 迷墜,曠壯該含,十地之所宗學。如來滅後將千一百餘年,彌勒菩薩投適時機,降靈 。本論三卷,釋論十二卷,義疏八卷,合二十三卷。 質相半。與僧忍等,同共稟學,夙夜匪懈,無棄寸陰,即以其年樹檀之月,文義俱竟 華綺,若一字參差,則理趣胡越,乃可令質而得義,不可使文而失旨,故今所翻,文 ,隨出隨書,一章一句,備盡研覈,釋義若竟,方乃著文。然翻譯事殊難,不可存於 解聲論,善識方言,詞有以而必彰,義無微而不暢,席間函丈,終朝靡息。愷謹筆受 兼深重佛法,崇情至理,黑白二賢,為經始檀越。
此論乃是大乘之宗極,正法之秘奧,妙義雲興,清詞海溢,深固幽遠,二乘由此 辰次昭陽,歲維協洽,月呂姑洗,神紀勾芒,於廣州制旨寺便就翻譯。法師既妙
序
② 「簡」,底本作「蘭」,今依據磧砂本改作「簡」。 ① 「履」字下,底本有「行」,今依據磧砂本刪去。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