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唯識藏_18
P. 25

差別,故成二種,謂聲聞藏、菩薩藏。此三及二,云何名藏?由能攝故。此攝何法?  法性為相。  惑,於大乘中是菩薩煩惱。何以故?諸菩薩以分別為煩惱,阿毗達磨者,甚深廣大,  是聖教。復次,說阿毗達磨名者,顯此論是菩薩藏。復次,立藏者欲何所為?為滅自  大乘者,欲簡小乘阿毗達磨。何故不但說阿毗達磨名,復說修多羅名?有阿毗達磨非  知疑倒,欲令得解。  論是聖教。為此義故,又為顯經名,譬如《十地經》。今造此論,其用云何?眾生無  威力,何人有此功能,能說此義?云何造論,由此相說?若離阿毗達磨名,則不知此

                        此菩薩藏凡有幾種?亦有三種,謂修多羅、阿毗達磨、毗那耶。此三由上、下乘  復次,此論說阿毗達磨、大乘修多羅名者,欲顯如來法門別類及顯此論別名。言  釋曰:此言依何義?因何而起?依一切所知,依甚深廣大諸法實性。若離佛菩薩  論曰:《攝大乘論》,即是阿毗達磨教及大乘修多羅。
              攝大乘論釋卷第一
                                                                     無等聖教章第一






































              1
              5
              5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