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0 - 唯識藏_18
P. 460
二、所引,謂定所成事,動地、放光等。於此事中,勝通慧不能奪,所現事悉如心, 定勢力,或隨人,或隨境,或隨修。若利根人,緣無為境,得入、住、出三種自在。 無退無盡,聲聞乘中無如此定,故言差別。 世,得聞正法,名勝生處。由此定故,菩薩於勝生處得取、住、捨三,能隨意運用, 已滿令不退,於現在世有如此能,於未來世所受生處,能多行利益眾生事,及值佛出 故?由此定故。菩薩若欲成熟佛法,緣一境如意,能得久住,未得令得,已得令滿, 別。 定故,未滅令滅,已滅令不生,能對治、所對治及對治所得,與二乘悉不同,故言差
釋曰:菩薩有大事定,謂於一切事及一切處悉無有礙。引有二義:一、能引,謂 論曰:隨引差別者,能引無礙通慧於一切世界。 釋曰:菩薩種種方便治心令熟,猶如金師鍊金使真。已熟治心,說名隨用。何以 論曰:隨用差別者,於現世久安住三摩提樂中,如意能於勝處受生。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一
4
5
5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