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5 - 唯識藏_18
P. 455
境。思慧能簡擇阿含及道理,是熟慧故,名決定持。五、證持境,謂修慧所緣。修慧 所緣法門。聞慧能得阿含體,即說聞慧為持。四、決定持境,謂思慧所緣如理、如量 所成立故。二、能成立境,謂法界十種功德,能成立十波羅蜜故。三、持境,謂聞慧 益事境。此三境名大乘法,但是菩薩定所緣,非二乘定境,故言差別。 五、隨引差別;六、由事差別。境差別者,由緣大乘法為境起故。 所立三摩跋提,體類差別有六十七種。今略說止明六種差別,應知此義。 應有差別。云何可知?
復有十二種境,如《中邊論》說。一、所成立境,謂十波羅蜜,是真如十種功德 釋曰:所緣有三境:一、緣一切真如境;二、緣一切文言境;三、緣一切眾生利 論曰:何者為六?一、境差別;二、眾類差別;三、對治差別;四、隨用差別; 釋曰:若廣說,如大乘藏所立三摩跋提,體類差別有五百種;小乘《清淨道論》 論曰:略說由六種差別應知。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一
4
4
4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