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唯識藏_24
P. 19
不許。 生。 不生地獄,何故言「我若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獄」耶?解云:此假說而論,據實不 唯有善心殺生;七地已下,有出入觀位故,得有無記心殺。故非地前。問:地上菩薩 可同景,然以遮、性不同故,別取為一戒。於中,先總標, 為犯。此一段文,舊論全無,翻譯偏脫;若依景師,此文還屬戒八中。今尋文相,亦
婬戒中,出家菩薩一切不應行者,在家得行。出家菩薩為護世間誹謗重故,制而 後別釋七。測云:此中殺生,據大地菩薩說。若八地已上,於一切時恆入觀故, 「謂如菩薩」至「現行綺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第二、七支性罪一向不共。菩薩為物,權行不犯,若因守戒闕利物大行者,亦名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二
② 「悤切索」,底本作「怠功素」,今依據磧砂本改作「悤切索」。 ① 「里居」,底本作「房」,今依據磧砂本改作「里居」。
1
2
2
4
4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