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5 - 唯識藏_35
P. 275

產,這都是因為起了瞋心,而後才會惱害有情。所以要做到不害,那便先要無瞋。  行捨是屬於善性,簡別不是受蘊中的捨受,那是無記性啊。  肯捨棄已進的一步,那麼即難再向前一步,怎樣能達到你的究竟圓滿目的呢?所以,  應當捨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及法相、非法相。好像行路一樣,如果不  根及精進為體,有防惡修善的功能,故名為不放逸。  瞋癡的三毒,不加節制,任性所為,肆無忌憚。不放逸,剛剛和他相反,他是以三善

                    根本惑,六可辨,貪瞋癡,慢疑見。  上面十一種善心所講過了,以下再來談談煩惱心所。  一一、不害:什麼叫做不害呢?害是損害。例如損害他人的生命,以及名譽和財  【講】  行蘊捨,非捨受,及不害,無瞋有。  九、不放逸:什麼叫做不放逸呢?放是放蕩,逸是縱逸,人若放逸,就是對於貪
              唯識三字經講話
                                                   一
                                                   ○
                                                   、行捨:什麼叫做行捨呢?行是修行,捨是捨棄,就是說修行的人,

































              2
              6
              6
              5
              5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