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5 - 唯識藏_35
P. 315
,後來有十大論師相繼解釋,最精的是護法論師。玄奘法師都把它帶回中國來,後來 有長行來解釋,所以叫做摧破邪山支。 理。《二十唯識論》在中國有三種譯本,以唐玄奘法師所翻的文義較為精密,並且都 要顯正,不能不破邪,然而破邪,又無非是要顯正,邪和正勢不兩立,這是一定的道 於唯識的道理,在建立的一方面,比較多一點。其實二論,有互相發明的關係。因為 ,所以說,摧破邪執,好像山倒一樣。至於《三十唯識論》,雖然也有破執,但是對 十唯識論》。但《二十唯識論》,雖然也有建立的地方,然而破執的方面,著重一點 叫做離僻處中支。 。內容是把怎樣是非空非有的大乘中道,怎樣是偏僻不中,辨析得非常的清楚,所以 六是《辨中邊論》。本頌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世親
第八是《三十唯識頌》。《三十唯識頌》是世親菩薩晚年所著,所以沒有造釋論 【講】 二十論,破邪山,建法幢,三十閑。
唯識三字經講話
第七是《二十唯識論》。世親菩薩造了一部《二十唯識論》,和一部《三
3
0
0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