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6 - 唯識藏_35
P. 316

六經、十一論,是唯識宗所依的典籍,也是顯示唯識的學說,不是無稽之談,是有其  所造的十一部論。其實關於唯識的經論,還有很多,不過不是專門談它罷了。所以這  的〈分別瑜伽品〉所造的,內容是說明修唯識觀的法義,所以叫做攝散歸觀支。  一個大笑話。因為這部論,中國還沒有把它翻譯過來。聽說是依據《解深密經》裏面  嚴體義支。第十是《分別瑜伽論》。你不要把它誤會當做《瑜伽師地論》,那就成了  十唯識論》為基本,高建唯識的法幢,那是要算它首屈一指,所以叫做高建法幢支。  識成論》,順中國的文法,才叫做《成唯識論》。現在凡是研究唯識的人,以此《三  奘師的弟子,窺基法師請將十家百卷論釋,糅成十卷,成立唯識精義,所以叫做《唯

                     【講】  經共六,論十一,宗所依,顯真實。   【講】  莊嚴論,嚴體義,散歸觀,瑜伽別。
                                                                      相宗十講
                     這是顯唯識的學說,不是後人杜撰,乃是依據釋尊所說的六經,以及菩薩  第九、是《大乘莊嚴論》。因為它是莊嚴大乘的體性和法義,所以叫做莊





































                                                                      3
                                                                      0
                                                                      0
                                                                      6
                                                                      6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