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2 - 唯識藏_35
P. 312
法師所譯。內分為五:
【講】 首百法,略名數,釋體義,五蘊麤。 此論為十支論的根本,故名本論。 十七地 十七地 在本地分中,又分十七地: 五、 四、 三、 二、 一、
相宗十講
攝事分 攝異門分 攝釋分 攝決擇分 本地分
在十支論中,第一是《大乘百法明門論》,此論係世親菩薩所造,玄奘法
十七、無餘依地 十六、有餘依地 十五、菩薩地 十四、獨覺地 十三、聲聞地 十七、無餘依地 十二、修所成地 十六、有餘依地 十一、思所成地 十五、菩薩地 十、聞所成地 十四、獨覺地 九、無心地 十三、聲聞地 八、有心地 十二、修所成地 七、非三摩呬多地 十一、思所成地 六、三摩呬多地 十、聞所成地 五、無尋無伺地 九、無心地 四、無尋唯伺地 八、有心地 三、有尋有伺地 七、非三摩呬多地 二、意地 六、三摩呬多地 一、五識身相應地 五、無尋無伺地 四、無尋唯伺地 三、有尋有伺地 二、意地 一、五識身相應地
自第八十九卷至一百卷 自第八十三卷至八十八卷 自第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 自第五十一卷至八十卷 自第一卷至五十卷
談無餘 談有餘 談大乘的法義 談中乘的法義 談小乘的法義 談無餘 談修慧 談有餘 談思慧 談大乘的法義 談聞慧 談中乘的法義 談無想地的法義 談小乘的法義 談有想地的法義 談修慧 談非定地的法義 談思慧 談有漏定的法義 談聞慧 談三禪以上的法義 談無想地的法義 談色界二禪的法義 談有想地的法義 談欲界六趣及色界初禪的法義 談非定地的法義 談第六識的法義 談有漏定的法義 談前五識的法義 談三禪以上的法義 談色界二禪的法義 談欲界六趣及色界初禪的法義 談第六識的法義 談前五識的法義
3
0
0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