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唯識藏_附錄
P. 17
狹,剖析之精麤,與夫探索之深淺,蓋大相軒輊,未可同年而語耳! 聖凡之「心識之相」的唯識學,此當可稱為心理的哲學,或辯證的哲學,其範圍之廣 、意志、思惟、記憶等各種精神作用,言識僅止於意識潛識而已。較諸佛家窮究天人 。獨具隻眼,旨哉其言!特現代歐美盛行之心理學,研究一般人之感覺、知覺、感情 手;我確信研究心理學,應該以佛教教理為重要研究品」(見《佛教心理學淺測》) 學問,可以認為即是心理學。又謂「我確信研究佛學,應該從經典中所說的心理學入 為「心理活動之統一狀態」,「識就是能認識的自體相」。此種研究「心識之相」的 十八界,及小乘俱舍宗之七十五法,大乘瑜伽宗之百法等等,均係說明心理現象。識 真相,而得安心繕性之究竟。梁
溯唯識源流,釋尊、彌勒啟導於前,無著、世親、陳那、護法紹述於後。唐三藏 唯識之學,旨在窮明緣生性空,萬法唯識之理,辨能所,空我法,以期轉識成智
八識規矩頌記
八識規矩頌記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