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6 - 本緣藏_09
P. 416
深得進止,不假須觀。如我論中有真實義,盡為仁說。」 堪受法不?若能堪受,然後為說種種諸論。如我所見,仁者今日則不復然,俯仰云為 人心即生樂想。」又復歎言:「仁者瞿曇真是法橋,任持大器。我雖傳聞,先觀弟子 ;若異見者,是名誑惑。如仁所言,為飢求食,避藏風雨,以此寒熱暫易奪故,世間 之想?希有!希有!能見真實。大德利根,聰敏易悟。若能如是明了見者,是名真見 患重故,方覓良醫。世間之人,一切悉皆如是悕望。」 疲勞,故坐床鋪。如是等事,諸所求者,皆為以苦來逼身故,所以推求,如似病人為 求衣覆體;如人困乏,故求乘騎;欲得除寒,故求於暖;欲得除熱,故求於涼;欲去 雨;如人以渴,故求於水;又如人飢,故求覓食;如人垢穢,
時阿羅邏讚言:「瞿曇!希有此心。大德云何於世間中能作如是速疾,即生無常 菩薩報言:「凡人欲依諸境界住受果報者,猶如有人造立屋舍欲蔽日光,或避風 時阿羅邏仙人復問菩薩大士:「仁何故言諸境界內無利益想?」 爾時,菩薩聞此偈已,復更問言:「尊者今說調伏諸根方便相貌,共因緣生,體
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一
4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