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2 - 本緣藏_18
P. 392
,爾許之地,悉當相與。」 獲果報。合子食者,亦復如人不識善業,竟不修造,無所獲得,方生悔恨。 果美,於良好田下種著中,以時溉灌,大得好果,如彼世人為善根本,多修善業,後 語誠實不虛,修少善業,獲無量報。即說偈言:
爾時,比丘即從乞地,欲立僧坊。王語比丘:「汝可疾走,不得休息,盡所極處 往昔有比丘名須彌羅,善能戲笑,與一國王諠譁歡悅,稱適王意。 復次,曾聞: 即說偈言: 有二女人俱得菴羅果,其一女人食不留子,有一女人食果留子。其留子者,覺彼 復次,曾聞:
亦如彼女人,種子種得果,復生大歡喜。 如似得果食,竟不留種子,後見他食果,方生於悔恨。 既得生中陰,始見善相貌,如醫到家已,方生大歡喜。 施未見報時,心意有疑悔,以為徒疲勞,終竟無所得。 大莊嚴論經卷第十五
3
7
7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