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唯識藏_23
P. 15

,諸解脫觀,觀光明,遠離定障,故成無染;等持觀空、非我,不動;智慧照斷,若  為離欲貪,起勝進道故。其不還果,如泛清池。又「顯解脫、等持、智慧三勝利」者  進道攝」,即第四向,名為不動,已離欲貪,起勝進道故;或第二向并果及第三向,  人:煩惱障盡,非定障;定障盡故,非煩惱;二障俱離:故說如次。  逐名厭泥淤生死之海。第三云「慧解脫、有學身證及俱解脫,如次三處」者,由此三  或為利他,言說、遊行不動。「遊行」之言,通上二利。處無相住如泛清池,餘苦隨  隨法行」,是第二、第三句;「得勝利果」,是第四句。
                                                      ① 處無染。然處無相住,猶有餘苦隨逐,不名極圓滿。或為自利,飲食、遊行無染;
                                        略義中,「離三界欲,於佛聖旨猶有餘依」,即諸無學名為智者。「離欲界貪勝  第四頌釋中,有三復次。第二云「所有飲食、言說、遊行」者,此三如次是頌三  「智者如空」至「心、慧二學」。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二十一
                   ① 「頌三」,底本作「三頌」,今依據卍續本《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七改作「頌三」。






































              6
              1
              1
              1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