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9 - 唯識藏_01
P. 409
、修集無愁故;三者、懃善方便健精進故;四者、智慧力健故;五者、專念修悲心故。 堅持菩薩禁戒;五者、至心聽受深法。 死苦;二者、眾生種種行諸惡業;三者、於無量世利益眾生,受無量苦;四者、至心 法莊嚴:是名性勇健力,是故名為菩提薩埵。菩薩性勇健力有五因緣:一者、種種生 健故,能調煩惱,不隨其心,能忍眾苦、種種恐怖;雖有恐怖,不能傾動菩薩所有善 、心自生疑,而生慚愧;四者、於覆藏罪,恐他知故,而生慚愧。 緣。慚愧有四種:一者、不應作而作,生於慚愧;二者、應作不作,生於慚愧;三者 而生慚愧。性慚愧者,非因緣得,如菩薩性。菩薩修慚愧者,從因緣得,如八正道因 訶薩自知所作非法,怖畏惡報,而生慚愧。因緣者,菩薩若於自所作惡,恐人知故,
菩薩摩訶薩有五因緣為諸眾生受大苦切,心無愁惱:一者、有大勇健力故;二者 云何名為菩提薩埵?薩埵者,名為勇健,無所畏懼。菩薩之性,性有健力;以性 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慚愧?慚愧有二種:一者、性;二者、因緣。性者,菩薩摩
菩薩善戒經卷第六
菩薩地三十七助道品第十八
3
9
9
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