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唯識藏_03
P. 183
二種所緣,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彼於今時得見道故,更證得事邊際 生如來家,證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勝德。彼於先時由得奢摩他、毗鉢舍那故,已得 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 我相,或法無我相。於彼現行,心能棄捨。 異性相,或有為異相相,或有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補特伽羅無 集滅道相,或有為相,或無為相,或有常相,或無常相,或苦有變異性相,或苦無變 內相,或外相,或內外相,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 真如正思惟故,心於一切細相現行尚能棄捨,何況麤相。 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彼於 多羅
「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從是已後, 「善男子!言細相者,謂心所執受相,或領納相,或了別相,或雜染清淨相,或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毗鉢舍那,依七真如,於如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奢摩他、毗鉢舍那勤修行故,證得阿耨
解深密經卷第三
1
7
7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