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5 - 唯識藏_09
P. 395

名若義,此是相因分別相。如此三種相,悉是非真分別,是名分別相。  相。名義互光起者,謂依名起義光,依義起名光,境界非真,唯是分別世間,所謂若  習,謂意言種子,光,謂從彼種子直起義光,未能如是如是起意言解,此是無覺分別  即想境,想即心數,由此想,於義能如是如是起意言解,此是有覺分別相。習光者,  有三種:一、有覺分別相;二、無覺分別相;三、相因分別相。意言者,謂義想,義  量者,彼識常起如是五相,此五所相是世尊略說,若廣說者,則有無量差別。

                     釋曰:此偈顯示依他相,此相中自有所取相及能取相。所取相有三光,謂句光、  偈曰:  釋曰:能相略說有三種,謂分別相、依他相、真實相。此偈顯示分別相,此相復  已說所相諸相,次說能相諸相。偈曰: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五  不真分別故,是說依他相。  所取及能取,二相各三光,        非真分別故,是名分別相。  意言與習光,名義互光起,







































               3
               8
               8
               1
               1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