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則不爾,是名六種行希有。 希有。慧行者,若能起無分別智,則為希有,餘非希有。若聲聞人分別四諦而有厭離 則為希有,餘非希有。禪行者,若能於勝定樂而不噉味,不彼受生,則為希有,餘非 劣眾生,則為希有,餘非希有。精進行者,若能長時正勤,乃至窮生死際而不斷絕, ,若能棄捨勝位,慕道出家,則為希有,餘非希有。忍行者,若能不顧身命,忍於下
釋曰:此偈顯示行希有。檀行者,若能施自身命,則為希有,餘非希有。戒行者 釋曰:已說菩薩諸覺分,次說菩薩諸功德。偈曰: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 不味不分別,六行說希有。 捨身及勝位,忍下亦長勤,
功德品第二十二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
5
6
6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