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9 - 唯識藏_09
P. 609
知故;七、乘不放逸,此由大願,魔王來壞,其菩提心亦不退故。 故;五、樂不放逸,此由修定,諸禪樂受不味著故;六、法不放逸,如實真法,此能 逸,此由忍辱,護自他心,無兩害故;四、善不放逸,此由精進,常起正勤,行六度 固故;二、制不放逸,此由持戒,如佛說,應作者作,不應作者不作故;三、護不放 故。 是定,諸禪自在故。明法者,是慧,無上般若具足故。向法者,是願,一向樂大菩提 性護持故。呵法者,是忍,譏嫌瞋法故。勤法者,是進,勤行大乘法故。自在法者,
偈曰: 釋曰:此偈以不放逸門說菩薩相:一、財不放逸,此由布施,不施不堅,施則堅 偈曰: 答:由一切諸波羅蜜,法皆隨轉故。 問:云何名法?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 七種不放逸,是故名菩薩。 財制護善樂,法乘於此七,
5
9
9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