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6 - 唯識藏_11
P. 326
麤重等所隨逐故。 性;若無分別,雖有變壞,已解脫者,苦不生故。三、由不安隱故,謂行苦性,煩惱 立宗及因、喻已。 性苦諸行,發起三觸。由此觸故,樂等受轉;此若無者,諸受不轉。如是顯示苦相, 隨順苦、樂、捨等三種觸故。由依此觸,世間有情取為苦、樂、不苦不樂。如是於諸
論曰:界差別故,有三苦,謂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緣差別故,有六種苦 如是三苦差別,復有五十五種,應知。云何五十五種?頌曰: 論曰:由苦自性唯有三種:一、由自相故,謂苦苦性。二、由自分別故,謂壞苦 復何因緣,建立諸行唯有三苦,不多不少?頌曰: 論曰:諸行性苦,當知猶如癰疥癩等,三受所依。何以故?世間癰疥癩等,能發
時命品異故,引眾苦差別。 界緣身等趣,種類諦三世, 五十五應知,三苦之所攝。 自相自分別,不安隱苦性,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五
3
1
1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