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離、無欲、解脫行,為盡自愛,作意修習,是名聲聞相應作意修。 正性無生,唯觀自利,不觀利他,依安立諦作意門,入真如理,自內緣有分量法,起 二、菩薩作意修,謂如有一是菩薩,住菩薩法性,或未入正性無生,或已入正性 一、聲聞相應作意修,謂如有一是聲聞,住聲聞法性,或未入正性無生,或已入 論曰:修相差別有十八種: 云何為修?頌曰: 論曰:如是空理,依修故證。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六 對治五種執,略二種應知。 修差別十八,或有毒無毒, 成空品第六之餘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六 3 3 3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