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唯識藏_12
P. 104

故,捨離生死,此空是名無前後空。為善無窮盡諸佛入無餘涅槃,因此空不捨他利益  益他,故修此空,故說畢竟空。為不捨生死,此生死無前後,諸眾生不見其空,疲厭  二善:一、有為善;二、無為善。此空是名有為、無為空。為常利益他,為一向恒利  一義相觀此法空,是名第一義空。為得此,菩薩修行空。是此法空為何修行?為至得  身及世器,此法是空,無分別智能見此空,此無分別智空,故名空空。如道理,依第  ,依處,是重空故,說內外空。大空者,世器遍滿故,故說名大,此空說大空。內入  法空;十五、非有空;十六、非有性空。如是略說空,應知。  九、畢竟空;十、無前後空;十一、不捨空;十二、性空;十三、相空;十四、一切  空;三、內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第一義空;七、有

                                     此中,能食空者,依內根故說。所食空者,依外塵故說。身者,是能食,所食者  客塵故,離滅故,不是自性變異故。復有分別,此空有十六:一、內空;二、外
                                         能見及如理,所求至得空。  食者所食空,身及依處空,  法界淨如是。  中邊分別論卷上








































                                                                      9
                                                                      0
                                                                      0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