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唯識藏_12
P. 102
離一異相,是故說不有非不有,非一非異相。 五陰與無常性及苦性;若一者,清淨境界智及通相不成就。如是道理,顯現空與虛妄 亦不一者,與虛妄分別不異相,亦不一相。若異者,謂法性與法異,是義不然,譬如 云何非有?是二無故。云何非無?是二無有故。故偈言非有非無,是名真空相。不異 無及有無,是名空相。此顯真空無有二相,是法以二無為性,不可說有,不可說無。
無異為義故,是故名如如,恒如是不捨故。無顛倒為義故,說實際,非顛倒種類 云何眾名義,應知。 云何眾名,應知。 無二者,謂無所取、能取。有此無者,謂但有所取、能取無。是二名空相者,謂
聖法因及依,是眾名義次。 非變異不到 法界法身等,略說空眾名。 如如及實際,無相與真實, 故非有非無,不異亦不一。 中邊分別論卷上
① ,相滅聖境界,
8
8
8